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学习体验
2021年04月28日 08:27 点击:[]

党委委员 副校长 敖特根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武装夺取政权,解放全中国人民。全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高度的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然而,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政治制度上借鉴苏联模式,处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社会、教育、卫生等诸多方面面临困难、挑战和考验。

经过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政、稳定物价、土地改革、民主改革、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的布局、抗美援朝战争、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党的自身建设等一系列艰苦卓越的工作,争取到国内稳定、国际和平环境。

二、发展生产力方面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要矛盾由敌我矛盾逐渐转向人民内部矛盾。急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1964年底,周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感生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继抗美援朝之后,我国面对美苏双边压力。首先面对苏联建立军事基地、撤走支援专家等一些列压力下,坚持独立自主,反对称王称霸。

美国为首的西方压力下,积极争取“中间地带”,发展同亚非拉国家关系,成为当时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1964年与法国建交,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打开外教局面的重大成果。

经过“炮击金门”、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援越抗美等一系列事件,体现中国人民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

3、发展科学技术,着力改变落后面貌

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显著。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人”。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利打破了大国核垄断、核讹诈,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1966年10月,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1967年6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5年11月,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等。

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形成了十分重要的认识: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技术革命上来;提出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个步骤,进而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两个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尊重价值法则,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等。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方面

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结合我的分工,汇报一下近期工作动态:根据王书记的指示,继续深入相关二级学院调研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考研、就业等工作。

1、提升学科氛围,加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学科建设,为三年以后的评估打好基础。遴选新一轮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为2023年新增硕士点建设做好基础性、前瞻性工作。

提升研究呼伦贝尔、服务呼伦贝尔能力。

2、呼伦贝尔学院作为呼伦贝尔市唯一的本科院校,肩负着研究呼伦贝尔、建设呼伦贝尔、服务呼伦贝尔经济社会的责任义务。凝练学科方向、整个科研力量,首先将口岸经济、高端旅游目的地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建设成为呼伦贝尔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做好智囊、智库和科研支撑作用。

3、经过各方联络,引进“学习科学与技术”慕课,提供给全校学生,自由浏览、免费学习。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他们热爱科技与技术提供更多服务。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招投标工作的合法性管理。目前切断93年呼伦贝尔学院建立以来固定资产不报废惯例,已经完成一小部分废旧资产的报废手续。今年将完成几十年堆积的电脑的全部报废手续。

5、以科研的眼光、全局角度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继续建设加强和改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心建设,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心基础上,努力建设国家民委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心。